11月13至14日,由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菏泽市文广新局、鲁西南民俗博物馆承办的山东省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来自山东省内外的80多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做分组研讨。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王霄冰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做主旨报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菏泽市政协副主席陶体华分别致辞。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士闪,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从军,菏泽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庆勇,新成立的菏泽市民俗学会会长、鲁西南民俗博物馆馆长张启龙,山东省民俗学会秘书长朱振华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山东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丕琢主持。本届年会的研讨主题为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东省特别是鲁西南地区的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众生活文化传承与民俗生活实践,新型城镇化形势推动下的城乡关系与民众生活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png)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以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为主题,重点为与会代表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国际性视野和回归公约精神原点的文本解读方式向与会人员深入阐释了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容易混淆和误读的几个误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王霄冰以民俗学的实践性探讨为主题,反思并探讨了民俗学者在国家非遗工作中应当坚持的学术立场、身份归属和责任担当等现实问题。
.png)
.jpg)
2015年11月13日下午13点30分,山东菏泽市民俗学会成立大会在菏泽银盛国际酒店三楼多功能厅召开,共有会员121名。会议由菏泽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庆勇同志主持,工作人员宣读贺信,张文艳代表菏泽市民俗学会筹委会向大会作筹备情况报告,会上,选举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并选出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鲁西南民俗博物馆馆长张启龙先生任菏泽市民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马法玉、马春霞、乔方辉、朱晓雯、张文艳、黄波、康甲胜、路维民八名同志为副会长,秘书长由张文艳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科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先生为菏泽民俗学会揭牌,中山大学王霄冰教授参会。新当选的菏泽市民俗学会会长张启龙做表态发言,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先生为菏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致贺词,菏泽市政协副主席陶体华同志到会讲话。
会议代表每人收取会务费200元;不需缴纳餐饮费、考察费;与会者往返交通、住宿费用自理。
4.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
五、参会规定
学会QQ群:131753109(实名加入,仅限会员)
下载相关附件>>>>
一、学术研讨会主题主与特设专题:
6.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三、地点:山东省菏泽市鲁西南民俗博物馆
六、联系方式:
2015年7月30日
联系人:朱振华 手机号码:137 9315 7711
9.其他与民俗学相关的议题
2.新型城镇化推动下的城乡关系与民众生活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民俗生活实践
山东省民俗学会
8.民俗资源的保护与运用研究
5.民俗学区域研究的理论与研究
四、费用
7.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郓城)民俗文化研究
3.论文要求:正式参会论文应立足年会议题,此次收到预备通知后您可以回复500-1000字论文或演讲摘要给秘书处电子邮箱。正式参会论文一般不少于4000字,符合学术规范并能承担相关学术责任。本次会议不接收纸质论文。
二、会议时间:11月14日-15日(周末)(13号下午报到,15日下午离会)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专题的调查与研究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将于11月14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本次年会的会议代表均从提交论文的会员作者中产生。会议期间,会员代表将进行以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学会秘书处现诚恳地邀请新老会员参加本次学术盛会。请您接函后确认是否出席会议并提交参会意向回执。会议召开前我们将适时向您发出正式邀请函。
1.参会人员:山东省民俗学会新老会员;特邀学者。
刘 旭 手机号码:130 6509 9208
电子信箱:shandongminsu@163.com
2.参会形式:有意参会者请于2015年9月30日前填写会议回执、论文题目及摘要(附后页),并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回山东省民俗学会专用邮箱shandongminsu@163.com。我们将根据回执情况进行确认,并寄发正式邀请函。10月25日前务必提交论文全文。
本文由四川快乐12走势图发布于历史资讯,转载请注明出处:四川省九江都市人俗学会创设大会举办新葡萄京